从“跟跑市场”到“定义市场” 看海南农产品品牌崛起之路-新华网


从“跟跑市场”到“定义市场” 看海南农产品品牌崛起之路

2025-11-19   16:45:46
来源:新华网
字体:

工人们正在搬运成箱的乐东沃柑。

  近日,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组织的“海南鲜品舌尖上的热带风暴”四城系列推广活动顺利完成在长春、成都、重庆、苏州的首轮核心市场布局,标志着“海南鲜品”全国品牌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海南着力构建以“海南鲜品”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多层次协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打造了“三亚榴莲”“大坡胡椒”“乐东蜜瓜”等一批市县特色品牌,推动农产品实现从“土特产”到“金招牌”的华丽蜕变。

  品牌矩阵 撬动协同发展

  “现在一到上市季节,乐东沃柑就供不应求,电商、经销商的电话打个不停,这都是乐东沃柑的名声在外带来的影响啊。”乐东金果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朋的感慨,道出了品牌化带来的变化。

  过去,海南农产品虽然品类丰富,品质过硬,但大多“单打独斗”,缺乏统一的市场辨识度,难以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如今,“海南鲜品”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如同一根“金线”,将分散的优质农产品串珠成链,形成“握指成拳”的协同效应。

在车间内,工人们正对文昌鸡进行分装处理。

  2022年至今,海南共培育出以“海南鲜品”为统领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1个,覆盖全省17个农业全产业链,110家授权企业通过统一的品牌管理与质量管控,形成“抱团发展”的格局。

  这一品牌体系下,文昌鸡、芒果、荔枝、咖啡、地瓜、福橙等特色产品不再各自为战,而是形成“省级带动、市县联动、企业互动”的农业品牌发展模式,共享品牌红利与市场资源。

  作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鸡的背后是“海南鲜品”省级品牌与“椰城香见”市县品牌的双重赋能。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旭丽算了一笔账:“有了省市品牌的加持,公司产品销量大增,2025年的冬交会,我们将携文昌鸡、椰子鸡、老盐鸡等多种文昌鸡产品亮相。”

  匠心品质 守护金字招牌

  公共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对品质的坚守。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琼中绿橙以皮薄多汁、酸甜适口著称,但也曾遭遇李鬼假冒带来的负面影响。

  今年,琼中县委、县政府用一颗橙子串联起雨林生态、黎苗风情与乡村振兴,提出“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琼中绿橙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品牌建设。

琼中绿橙旅游季启动现场。

  近年来,海南制定火龙果、莲雾等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团体标准,持续推动“海南鲜品”“海南农产品企业”等区域公用品牌认证,不仅是守护品牌,更是守护品质。

  在乐东黎族自治县,蜜瓜产业用30年时间成长为年产值28亿元的支柱产业。海南富友现代种业产业园总经理洪启亮介绍:“我们选育了耐裂型‘耀珑25号’等新品种,依托南繁科研优势不断进行技术攻关,严格把控瓜的品质。”当地采用大棚覆膜、水肥一体化等绿色种植技术,确保蜜瓜的优异品质。

  标准化不仅体现在种植环节,更贯穿于农业全产业链。海口火山荔枝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后,通过“空运24小时直达”服务,畅销北京、上海等城市。文昌鸡制定了从雏鸡选育到屠宰加工的全流程标准,让品牌连锁餐饮店遍布海南。

  数字化技术让标准化更具实效。海南正构建“一品一码、全程可溯”的体系,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文昌鸡的雏鸡来源、蜜瓜的生长监测信息甚至农户的种植故事,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对海南农产品的信任。

  跨界融合 释放乘数效应

  果园和雨林共生,让品牌持续升级。

  今年采摘季,琼中以绿橙为媒,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展现琼中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产业之兴。保亭举办以“红动保亭丹享健康”为主题的农耕跑活动,吸引家庭与跑步爱好者穿梭雨林果园,将采摘体验与运动健康深度结合。

“红丹丹”IP文创产品被争相抢购。

  “既能吃鲜果,又能感受运动的活力,十分惬意。”市民王先生在活动现场说的话,折射出农文旅融合的消费新趋势。2025年保亭红毛丹丰收季,“红丹丹”IP文创产品被争相抢购,五大品类12款冰箱贴、钩织玩偶成为游客爱买的伴手礼。

  农业与旅游、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让农产品不仅是简单的“商品”,更成为承载“体验”与“文化”的载体,释放出更大的品牌乘数放大效应。

  跨界融合中催生新业态,科技赋能擦亮品牌价值。海口大坡胡椒依托科技小院开展深加工研发,已开发胡椒饼干、足浴包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海口东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构建起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系统,为火龙果配备了专属“营养师”,输送适量的水分与养分。

  近年来,海南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龙眼、荔枝、榴莲等农产品错峰上市,已形成以反季节龙眼、早熟荔枝、国产榴莲等错峰上市农产品矩阵。

  四季鲜果不断档,常年瓜菜不换季,当生态优势遇上科技赋能,海南正从“跟跑市场”转向“定义市场”,加速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的转变、从“小而美”向“精而强”的跃迁。

  从田间地头的严格品控,到市场终端的品牌溢价;从单一品种的脱颖而出,到全链条的协同升级。公共品牌,让海南农产品跳出了“靠天吃饭”“提篮叫卖”的传统模式,走向了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王梦璇)

【纠错】 【责任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