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荔农利用无人机巡逻、喷药、施肥……-新华网


海南荔农利用无人机巡逻、喷药、施肥……

2024-05-23   09:16:16
来源:海南日报
字体:

  原题:我省荔农利用无人机巡逻、喷药、施肥……

  科技助“荔”打造智慧果园

  如何管理好千亩荔枝园?

  “一台无人机,一个智慧管理平台,就可搞定。”5月21日,在澄迈县桥头镇的中蓝农业荔枝种植基地内,海南中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蓝农业)董事长沈良文看着进入物候期的无核荔枝果园,一脸神秘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如今这1000余亩果园,“无人”胜“有人”。

  何为“无人”?沈良文抬头看了看天空,只有一台无人机在荔枝树上空“嗡嗡嗡”地巡逻,除此以外整个果园静悄悄的;何为胜“有人”?他低头点开手机APP,由中蓝农业参与研发的智慧果园管理平台正将无人机巡逻数据分析上传,技术人员可以24小时监控,就像人在荔枝园里一样,甚至效率更高。

  此前,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海南省荔枝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建设“智慧果园”,推动荔枝生产管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提升荔枝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日前,省委书记冯飞在海口调研荔枝产业发展情况时强调,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农户增产又增收。随着今年因天气原因进入荔枝“小年”,建设“智慧果园”并提升荔枝种植的科技水平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喜的是,海南正加快建设“智慧果园”的步伐,无人机巡查巡逻、AI和大数据加持,果园管理、数字化植保等技术手段已经在部分荔枝种植实践中逐步得到检验,有望更大规模推广,为来年的荔枝季加上一份科技助力。

  一天巡逻果园500亩

  每天上午7时,中蓝农业荔枝种植基地内的一处开阔地上,总会准时响起“嗡嗡嗡”的声音,一台黑色专用无人机从一米见方的盒子里徐徐升起。

  “这可是我们果园引进的宝贝,大家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飞鸟’。”沈良文告诉记者,无需人员操作,“飞鸟”就会按照技术人员预先在飞鸟智慧果园管理平台上规划好的巡逻路径开始一天的工作。

  整个操作下来,就像家用扫地机器人一样方便。不过,它的巡逻能力可远远超过扫地机,每天可以巡逻500亩的果园,抽样荔枝树1200株,每株拍摄五张照片,巡园与抽样拍摄同步进行。

  据沈良文介绍,过去人工巡逻植保是个“很辛苦的活儿”,而且效率很低,一个人一天最多不过巡查十亩果园。这一台“飞鸟”,工作效率超过50个劳动力,且更加精准。

  不一会儿,“飞鸟”悬停在一株编号为A5的树顶端,5秒后开始取样拍摄,聚焦叶片的表面、大小、颜色以及果品的成色以及果型。同时,一张张清晰照片上传至智慧果园管理平台,并录入A5号荔枝树的档案中。

  “在平台上,每株荔枝树都有一份绿色档案,记录着重要阶段的生长情况并生成数据分析,以确保海南荔枝的优良品质。”中蓝农业CEO兼智慧农业负责人王春又说,绿色档案还涵盖栽培、灌溉、施肥、施药、收获等全程农事作业的记录与管理服务,形成每个地块的追溯体系。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在沈良文的带领下,记者离开果园来到位于管理平台后台的数字大屏监控现场。

  “嘀嘀嘀!”平台经过大数据分析后发出预警,王春又立刻放大叶面照片,看到一只1厘米长的介壳虫,并立刻调出A5号此前照片进行对比判断,生成《虫情识别报告》,发送预警。随后,AI专家库给出防治意见,并分派农事任务给基地场长,帮助果农及时防治病虫害。

  王春又告诉记者,该平台从前端的巡护到后端的农技服务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既能实现荔枝生产全过程的可追溯,更重要的是极大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投入,能够为果农降本增效。

  百亩荔枝施肥只需3小时

  位于琼海东红农场的海南仙桃荔授权种植试验园中,果园技术总监黄积华看着渐小的雨势,拍了拍身旁的黑盒子:“一会儿就看它的了。”

  虽然样子看上去差不多,但这台“小黑”是一台专用的植保无人机。黄积华从今年产季开始引入使用,打开了荔枝种植的新天地。

  起飞、前进、盘旋……伴随着“嗡嗡”的旋翼转动声,飞手一键操作,无人机进入划定试验区全自主飞行,然后下端喷药设施开始作业,将药剂均匀地喷洒在果树上。

  “以前人工施肥,100亩的荔枝园需要7个人耗时一整天,还不能精准控制用量。”黄积华说,如今植保无人机3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每亩成本仅需15元,还能节省农资使用量,“真是省时省钱又省力”。

  据了解,植保无人机逐步在我省各地推广,不少荔枝果园和基地从今年产季开始使用。相关企业也在加快智慧果园管理平台在仙桃荔、无核荔枝等优质品种中的推广步伐,然后逐步应用到其他荔枝品种的生产中。

  “从目前情况看,即使今年是明显的‘小年’,但通过良好的植保管理以及科学施肥等举措,也可以实现妃子笑等品种产量的较小波动。”黄积华告诉记者,荔枝是产量“大小年”表现最典型的水果之一,但实践证明,通过科学植保、精细水肥控制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大小年”情况。

  “推广无人机飞防作业可以很好地提高防控效率,降低防治成本。”省农科院研究员王祥和表示,以植保无人机“飞防”取代传统的田间管理,既有效提高病虫防治效率,也帮助荔农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为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此外,为进一步发展荔枝产业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我省还成立海南省荔枝产业技术体系,将紧紧围绕早熟和优质的目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海南荔枝产业的提质增效,推进海南荔枝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记者 高懿)

【纠错】 【责任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