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
儋州培育形成一批制度集成创新成果
儋州先后推动实施洋浦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制度集成创新、改革创新“赛马”行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三年行动等,培育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这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11月19日儋州举办的奋力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系列新闻发布会“深化制度集成创新 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专场上获悉的。
儋州聚焦自贸港政策落地见效,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航运贸易方面,以“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为核心,进口船舶“零关税”、境内建造国际航行船舶增值税退税、内外贸同船加注不含税油、启运港退税等一系列航运政策全部落地,叠加发挥作用,大幅降低航运贸易的经营成本。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洋浦保税港区率先实行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逐步扩大到海南岛全域,特别是围绕加工增值政策,率先制定企业备案机制,对企业资质备案、业务申报、风险防控进行全链条规范管理,为政策在全岛范围内实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儋州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围绕企业服务,率先实行建设项目跨部门“四评合一”改革,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创新推出“企业点单 政府跑腿”服务模式、行政处罚失信“预修复”服务机制、“信用+远程踏勘”模式。建立海南自贸港首个“四位一体”航运争议多元解纷平台。围绕通关效率,在全国首创进口水泥智慧商检采信通关,通关时间从40天大幅缩短至5天,压缩通关时间超过90%。探索洋浦保税港区物流分离监管制度,为企业打通了原料供应堵点。创新实施“三同三溯”监管模式,将同一企业、同一批原料、同一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作为监管单元,企业生产产品随到随验、随验随走。
儋州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市场动力活力。在港航物流领域,创新“一船两用+跨关区直供”集成模式,突破了保税燃油加注船舶的功能限制,除开展保税油加注业务外,可以兼营国内油品短程运输业务,允许同时进行本地和跨关区两种加注业务,服务范围扩大至北部湾,大幅提升船舶使用效率。(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心怡)









